http://www.cbmd.cn:85/content/2016-01/21/content_32597.htm
?“玻璃先生”作品
近十幾年的家裝市場發展大潮里,墻紙、衣柜、櫥柜行業強勢崛起,藝術玻璃卻低調地“自給自足”,它是整個玻璃行業中壓力較小的一個分支,卻終究沒有成為消費者家裝概念里不可缺少的部分。生產模式限制著企業規模;高昂的定制成本使價格居高不下;不完善的營銷渠道影響著市場拓展;缺乏媒體等服務機構的關注,使消費者對藝術玻璃在家裝中的認知度不高……行業雖有空間,但瓶頸亟需突破。
■本報記者 劉秀枝
沿著樓梯走到二樓,左邊玄關背景是梵高名作《向日葵》,正前方的一間屋子里鋪著滿墻的《百鳥歸巢》,右側身就能看到齊白石的《蝦》。
在北京十里河美聯天地建材市場西北角,“玻璃先生”北京展廳讓中國建材報記者領略到藝術玻璃之美。
“玻璃先生”是國內較早涉足藝術玻璃領域的企業之一,總經理廖仲明以制鏡起家,后來也做過玻璃貿易,2000年開始,他帶領企業轉型,成立玻璃先生(中國)實業有限公司,專注藝術玻璃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就是不想再和其他玻璃企業同質化競爭,賭它的附加值更高?!币粋€“賭”字顯露出了廣東人的冒險精神。廖仲明認為,玻璃的應用不應局限于門窗,這種材料應該有更多的可能性。
2015年,“玻璃先生”在全國的專賣店數量達200多家,銷售額三千多萬元?!霸谒囆g玻璃領域,我們的業績算是比較好的?!绷沃倜髡f。和其他大型玻璃企業相比,這樣的數字確實不值一提,但藝術玻璃企業近些年的銷售額大多在一兩千萬元左右徘徊。如何突破這一瓶頸,成為相關企業正在思考的問題。
創新產品帶來更高附加值
在玻璃先生北京代理商郭坤朋看來,藝術玻璃雖是小眾產品,但仍有固定的市場需求?!跋矚g玻璃的會特別喜歡,玻璃用好了非常能展現空間氣場?!惫づ蠼榻B說,北京國貿中心三期電梯使用的就是玻璃先生的梅花圖案金箔玻璃,客戶非常認可。
“當時做金箔玻璃的廠家還很少,它的質感、工藝是其他產品比不了的?!惫づ髮τ浾哒f。
產品的更新換代讓藝術玻璃這一裝飾裝修材料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不過,郭坤朋向記者表示,藝術玻璃的新品需要呈現新工藝,光換圖案不算新產品。
從十多年前僅有的純手工磨砂、噴砂、彩繪上色的單一工藝技法,發展到如今的人機混合、數控設備自動化生產等多種方法結合的綜合工藝技法,我國藝術玻璃的工藝技術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
廖仲明感慨,在藝術玻璃領域打拼的這些年,他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行業里沒有可借鑒的先行者。玻璃先生一直為創新產品不斷探索:從2003年技術成熟的熱熔玻璃,到2004年在砂雕工藝基礎上研制開發的鍛打玻璃,玻璃裝飾畫……
由于行業門檻低,藝術玻璃市場在2000年以后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加入,一些中小企業緊盯研發力量更強的企業,并推出仿品以低價占領市場。比如郭坤朋店里售價16萬元的鎮店之寶“百鳥歸巢”,自推出后就有不少廠家仿制,售價才2萬元,但其品質就差得多。
三年前,廖仲明看到那些以仿制、偷工減料為生存手段的同行開始轉型,而他則開始在生產、技術、設備等方面進行第二次升級。
不能規?;a是藝術玻璃企業此前遇到的最大難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廖仲明從2013年開始沉下心尋找解決之道:藝術玻璃加工沒有現成設備,他就自己改造;從各種渠道引進人才,不斷提升工藝水平。
闊別中國玻璃展兩年之后,4月中旬,廖仲明將帶著自主研發的原色浮雕藝術玻璃新品參加第27屆中國玻璃展。
與其他藝術玻璃企業在展會上禁止觀眾拍照不同的是,廖仲明一直懷著開放的心態,歡迎同行拍照。這背后是他對自身掌握工藝的高度自信。
而通過藝術授權的形式,廖仲明賦予了玻璃更高的附加值。據記者了解,“玻璃先生”目前已獲得梵高、齊白石、吳作人等眾多知名藝術家相應的授權。
“其他同類企業沒有在藝術授權方面有這么大的投入?!绷沃倜髡f,雖然目前能夠接受這種產品的人群比較小眾,但他一直對此信心滿滿。2016年,他的目標是公司產值突破億元。
自我造血解決人才問題
采訪中,大部分企業都表示,目前市場大環境的低迷對藝術玻璃行業的影響不是很大,但人才短缺是這一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據了解,藝術玻璃近些年雖有工藝上的精進,但比較有限,歸根結底在于專業人才的缺失。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在從事家居行業時更多地把眼光投入到發展勢頭更猛的櫥柜、衣柜等行業,愿意從事并堅守在工藝玻璃行業中的專業人才極少。當行業發展與人才儲備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時,問題隨之而來,產業發展也會處于落后狀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法寶玻璃采取的應對辦法是“自我造血”。推出法寶玻璃品牌后,該公司當即成立法寶商學院,主要目的即為社會和行業培養應用型、專業型的工藝玻璃行業杰出人才。
原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藝術玻璃專業委員會秘書處主任吳自鴻認為,傳統玻璃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提高深加工率勢在必行,藝術玻璃行業總體形勢較為樂觀,但存在著發展瓶頸也是事實。
行業如今已走到了十字路口,明天的發展方向到底是往左走,還是往右走?
吳自鴻認為,應該左、右都走!往左走,走工藝玻璃個性化、定制營銷的發展道路,把藝術玻璃當成藝術陶瓷、藝術地毯一樣的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來用心經營,提升從業人員的思想觀念,提高企業的文化藝術氛圍,營造濃郁的藝術創作和藝術品營銷環境,培養和使用一流的藝術設計、藝術創作和藝術品營銷人才,提高工藝玻璃作品的檔次和內涵。
往右走,走裝飾玻璃工業化、定制營銷與原片批發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利用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技術優勢、美工人員的藝術設計優勢、平板玻璃原片包裝、運輸和隨用隨裁等諸多優勢,開發出更多具有標準化、規格化、批量化的裝飾玻璃制品,走原片玻璃批發、零售和用戶定制相結合的發展道路。